问:你如何看待情人节?
答:其实情人节和清明节是一样一样的,都是送花、送吃的、说一大堆哄鬼的话。
每年的情人节,这个段子都会刷屏各大朋友圈。
男士们忙着选礼物,订鲜花,准备烛光晚餐。而只有一海之隔的岛国——日本,烦恼的却是女孩纸!没错,就是女孩纸们!
差距是不是有点大?国内的男士们有没有点羡慕嫉妒恨呢?
回想一下日剧里的场景,男主角在情人节这天,课桌里、锁柜里被塞满了巧克力,这还不算走三步一拦路的崇拜者们。收到礼物最多的男生,在这一天仿佛体验了一次出任CEO,迎娶白富美,走上人生巅峰的感觉。
可以说,情人节虽然起源于西方,但真正把这一天演变成“全城热恋”的,应该就是日本了吧。
而巧克力,也成为了情人节的代名词。
其实,日本情人节的巧克力也是有很多讲究和学问。女孩子们大概提前一周就开始了准备工作。
送给真命天子的,一定要亲手制作。这种在日语里称为本命巧克力“本命チョコ”。购买模具及食材,精心制作好后,再付一张精美的卡片,写上“做工略笨拙,但希望你喜欢”。或许能得到心仪的男神一句:“下个月一起赏樱吗?”的邀约呢?
送给上司,同僚,客户的巧克力,称为义理巧克力“義理チョコ”。或许,直白来讲,也可以戏称为“打发巧克力”吧~这种就不需要太贵了,几百日元买一些,迎面走来就塞一盒。药效:交流及稳固“革命”友谊!
虽说是“打发性巧克力”,但也足够公司的男士们比拼一回的了。谁收到的多,那就是妥妥的男神啦。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在这一天展开。
除此之外,还衍生出了友情巧克力(女生之间互送)、家族巧克力,自我表扬巧克力等等,可谓是花样层出不穷。
真要追溯日本情人节送巧克力的历史,可以找到的最早文献是在1936年,神户甜品店MorozoffLimited在日本国内英文杂志上刊载了第一篇巧克力的广告。
其次,就是1958年由日本巧克力名店【Mary's】,在东京都内百货店发起了以“给女生一个表达爱的机会”为主题的情人节巧克力促销了。
但当时知道“情人节”的日本人甚少,所以,最终当日营业额,只卖出了50日元(相当于3元)巧克力板3块,及20日元(相当于1元)贺卡一张,总计170日元(相当于10元)。
总之,虽说有一个“杯具”的开端,但随着杂志等的宣传,在情人节这天女孩子以巧克力表达心意的日式习俗,就这样逐渐深入了每个人心中。如今据说日本的年间巧克力销售额,有2成以上都是发生在情人节这天。
现在一说到“情人节”,便直接联想到“巧克力”,可以说【Mary's】功不可没。
【Mary's】作为日本巧克力行业的领军者,除了经典的【ESPRIT de Mary】和【IMAGE de Mary】(分别是12种口味及17种口味礼盒)外,每逢特殊节日(比如情人节,圣诞节),更会推出限定巧克力礼盒。
那么即将到来的2018VALENTINE的限定礼盒是什么样呢?就让小编来带你先睹为快。
奏 KANADE
将抹茶、清酒等等日式元素融入其中,创造出独特的和风巧克力。
Chocolate に Fruits を
水果松露巧克力。针对每种日本国产水果风味,搭配特定产地的可可,才能实现味道的完美平衡。
Chocolawka
套娃巧克力罐。里面填充了满满的杏仁巧克力。吃完之后,当个摆设也是不错的选择哦。
TSUWAMONO
以日本战国时代12名武士为主题的巧克力。所谓男儿志在建功立业,吃了这款巧克力,是不是能得到武士加成呢?
(老阿姨心中os:有没有那种限量款,买巧克力送小哥哥的那种)
这四款2018限定巧克力礼盒能不能打动他的心呢?这就要说到2月14日情人节之后的3月14日“白色情人节”啦。日本的男孩子并不是只拿不送,这一天,他们便要向中意的女孩们还礼了。(想起了自己的高中的初恋,送我的第一盒草莓夹心巧克力了)
那么问题来了,2018年的情人节,你,想不想体验一下“日式”充满未知和憧憬的情人节习俗呢?将注满心意的小礼物送给你心中的他呢?老阿姨在留言区等着听你们的爱情故事和胜利的消息哟!
这篇充满少女情怀的文章是“和生活JapanLife”写的,会不定期推送各种日本的吃喝玩乐,喜欢的朋友们可以扫下面二维码关注哟!